最新新闻动态

 政策法规 - 参考规范 - 房屋的设备管理与维修(供暖设备)
房屋的设备管理与维修(供暖设备)
2008-4-12 16:02:08
三、供暖设备
(一)基本知识

热是物质运动的一种表现。本质是大量实物粒子(分子、原子等)混乱无能无力的表现。
熟量
由于温度差别而转移的能量。
热量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是焦(J),也有以卡(cal)作为热量的计量单位的,其换算关系为lcal=4.18J。此外还有一些辅助单位如千焦(kJ)等。
热传导
热传导是指物体中或不同物体直接接触时,由于存在温差,热量从高温传到低温部分。
热对流
当流体(气体和液体)中存•在温度差时,流体中不同部分发生相对位移,使不同部分的质点相互混合而引起热量传播。
热辐射
热辐射是一种电磁波传播热量的过程。当物体受热后,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不断地向各方向发射辐射能,当辐射能投到另一物体时便部分地被吸收,然后又转化为热能而将其加热,这种传热过程称为热辐射。
饱和蒸汽
与同种物质的液体(或固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蒸汽。
过热蒸汽
温度高于相同压力下饱和温度的蒸汽。
建筑物的热损失及其包括的项目
在冬季,由于热传导、热对流等形式而使建筑内温度降低称为建筑物的热损失。其内容包括两部分:基本热损失(基本耗热量)和附加热损失(附加耗热量)。
建筑物减少能源消耗的设计思路
(1)建筑物应设置在避开主导风向处,主要房间应有充足的日照,又要考虑夏季的隔热及避开阳光直射的措施。(2)外墙及屋面的热阻应做到表面不能产生结露现象。(3)建筑物的沉降伸缩缝处,应做好保温处理,窗墙比不宜过大,门窗应采用隔热并密封好的材料来做。(4)改变外墙或屋面的习惯做法,采用新型材料降低热损失。
自然循环系统
靠供回水的温差而产生的密度差作为动力的循环系统称为自然循环系统,又称重力循环系统。
自然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
自然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当系统充满水后,水在锅炉中被加热,温度上升,此时水的密度减小,而水向上流动至散热器内并散热,散热后的水温降低,密度增加,使系统内部压力不平衡,促使水在系统内流动并不断地循环。
机械循环系统
靠循环水泵为动力,使热水在系统内散热后,返回锅炉内继续加热的循环系统称为机械循环系统。
常见的热水采暖系统
常见的热水采暖系统有:上供下回双管系统,上供上回双管系统,下供下回双管系统,单管垂直顺序式系统,同程系统及异程系统。
上供下回双臂系统的特点
因为采用的是双管,进人到每组散热器的水温基本相同,易于调节,供热安全可靠,管材消耗较大,适用于采暖标准要求较高,各楼层房间室温要求波动不大的建筑物。
上供上回双管系统的特点
即供水与回水干管均设置在建筑物最顶层的顶棚下或顶棚内。一般在地面回水有困难又无地沟的情况下,考虑顶棚回水,
下供下回双管系统的特点
即供水与回水干管,均设置在建筑物的地沟内。具有避免干管横穿房间的优点。
单管垂直顺序式系统的特点
这种方式节约钢材,便于施工,组装简单、伸缩自由,但因进出散热器温降较大,顶层与底层散热器散热不均匀,会造成顶层房间过热等垂直水力失调现象。这种供暖方式多用于民用住宅或一些公共建筑内。
同程系统及异程系统的特点
同程系统中,各环路阻力容易平衡,系统的起始端及末端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比较理想,但同程系统会增加回水干管长度,增加共架安装的困难。
异程系统的管道简短,易于共架敷设,但有时各环路阻力不易平衡,会产生短路现象。
高温热水采暖系统
当采用高于100℃的水作为采暖系统的热媒时,称为高温热水采暖系统。
高温热水采暖系统的特点
高温热水采暖的热媒温度高,热效率高,可节约管材及散热器的用量,是一种高效的采暖系统。但因系统压力高,管道伸缩量大,系统易漏水,散热器应能承受高压。适用于工厂车间采暖,不宜用于民用建筑。
高温热水采暖系统
的定压方法高温热水采暖系统的定压方法有;水柱静压加压法、补给水泵定压法、蒸汽定压法、氮气定压等方法。
水柱静压加压法
是采用高位膨胀水箱加压的方法。高位膨胀水箱的高度由下式确定:H=HI+H2+H3
式中HI:锅炉中心与系统最高位置的垂直高度(mh.
H2:保证系数最高点不被汽化的压力(m)F
    H3:安全系数,一般取3~5m高的水压高度。
水柱静压加压法的特点
在计算中膨胀水箱设置的位置较高,在实际中有时不能满足所需条件。但这种植方法安全可靠、压力稳定、结构简单。
补给水泵定压法
主要通过补给水泵来维持系统内的压力。
补给水泵定压法的特点
这种定压方法在高温热水采暖系统中经常采用,因电接点压力表触点开关频繁动作易造成失灵,应经常检查其触点开关的接触及灵敏度。
蒸汽采暖系统的分类
蒸汽采暖系统可分低压采暖及高压采暖系统。低压采暖系统起点压力小于等于0.07MPa,高压蒸汽系统起点压力大刊0.07 MPa
蒸汽采暖管道的布置方式
蒸汽采暖多采用上供双管式,另外还轩供式等。蒸汽干管安装时,应顺坡敷设,即低头走,坡度不应小于0.003。凝结水干管应顺坡敷设,最好有0.005以上的坡度。立管连接时,应从干管的上部接出,避免水平干管中的凝结水通过立支管进人散热器内,影响散热效果。
减压阀
当管网输送的高压蒸汽进入建筑物时,进行减压使之成为低压蒸汽的设备,称为减压阀。
蒸汽采暖系统减压阀的种类
常用的减压阀有活塞式、薄膜式等。
高压凝结水系统
当凝结水中带有二次蒸发汽的汽水乳状体时称为高压凝结水。由凝结水箱、凝结水泵、二次蒸发器、管道等组成高压凝结水系统。
采暖及采暖系统
采暖亦称供暖。冬季,室外空气温度下降,用人工方法供给室内热量,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这一过程称为采暖。向室内供给热量的设施叫做采暖系统。根据热媒的形式,可把采暖系统分为三类:热水、蒸汽及热风采暖。它们的热媒分别为水、蒸汽及空气。采暖系统主要由热源、输热管道及散热设备组成。热源和散热设备在一个或少数几个房间内,叫做局部采暖系统。如用火炉、火墙、火坑、煤油炉和电炉等产生热量。热源远离采暖房间,一个热源向很多采暖房间或建筑物供暖,叫做集中供热系统。它是由锅炉房或热电厂供给热水或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室内的放热设备,将热量散发,或将空气加热后用风道分送各室。采暖设计,一般都是按24小时连续供暖考虑,如果最冷天实行间断供暖,会使管道和设备容量增大,呈现不合理。
集中供热
城市集中供热是指城市中由热源厂生产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向城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供给生产和生活热能的方式总称。城市集中供热方式包括:热电联产、集中锅炉、工业余热、地热、核能等。
城市集中供热的规模:大、中城市,供热设备的单台容量在7兆瓦以上(含7兆瓦),相应地对民用供热的供热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含10万平方米);在小城市供热设备的单台容量在3兆瓦以上(含3兆瓦),相应地对民用供热面积在4万平方以上(含4万平方米)。
供热能力
指符合集中供热标准的供热单位(企业)向城市热用户输送热能的设计能力。
供热总量
指报告期内符合集中供热标准的供热单位(企业),向城市热用户输送全部蒸汽和热水的总量。
供热面积
指在报告期末符合集中供热标准的供热单位(企业),向城市各类房屋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供热的建筑面积。
供热管道长度
指从各类热源厂到热用户之间的全部蒸汽和热水的管道长度。不包括各类热源厂内部的管道长度。在同一方向设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管道时,应按每条管道的长度之和来计算。
供热户数
指在报告期末,符合集中供热标准的供热单位(企业),及实际供热的用户数量 (可按生产、住宅、公共建筑等分组统计)。
供热普及率
指实际集中供热面积与需要集中供所热面积之比。需要集中供热面积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由上级或企业自行确定。计算公式为:
  
失水率
指城市热水管网失水量与热水管刚循环水量的比率。按月累计,年末累计甘算失水率。计算公式为:
  
供热煤耗
指供热企业自备热源厂供热的单位自耗。(1)供热量按供热企业自备热嚣同供热计量装置计算(即不含厂内用热),按月统计,年末累计计算供热煤耗。(2)耗煤量要折算为标准煤量。即按规定期酬折算标准煤系数,与规定期内耗实物制相乘(不含备有汽轮机发电的供热制),然后累计计算标准煤量,最后按采暖期计算每百万千卡平均耗煤量。
   
供热电耗
指供热企业用于供热的单位挺电,自耗指与供热全过程有关的动力设备和仪器仪表的综合耗电总量。不包括生活耗电和其他与供热无关的电耗。电耗每月统计,年末累计计算。计算公式为:   
综合能耗
指企业综合耗能所达到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人均年供热面积
指供热企业年最大供热面积与年职工平均人数之比。
(l)年最大供热面积,指采暖期内最大供热面积。
(2)年平均职工人数中不含基建人员、从事专业性施工安装的人员和第三产业人员等。计算公式为:
  
单位成本降低率
指热源单位(企业)报告期内供热的单位戚本比上一期供热的单位成本降低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工业余热供热
指电力、冶金、煤炭、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剩余的热能,向用户实行的供热。
集中锅炉房供热
指在大、中城市由单台锅炉容量不小于7兆瓦(含7兆瓦),在小城市由单台锅护容量不小于3兆瓦(含3兆瓦)的锅炉实行的区域性集中供热。
集中供热系统方式
由一个或几个热源向一个较大区域或一个大型工业企业供给采暖、通风、生产、生活用热的系统,又称为区域供热系统。集中供热系统由热源、管网和热用户组成。
热源
热源是供热之源。使燃料燃烧产生热能,对热媒加热成为高温水或蒸汽的区域锅炉房或热电厂,总称为热源。
管网
管网又称热网一一由区域供热系统的蒸汽管网或热水管网组成的热媒输配系统总称为热网。
热用户
由建筑物内供热、生活与生产用热系统与设备组成的热用户系统总称为热用户。
集中供热系统的形式
目前广泛应用的以蒸汽或热水做为热媒的集中供热系统主要有两种形式z区域锅炉房的供热系统和热电厂供热系统。
区域锅炉房供热系统
区域锅炉房的供热系统,按其安装的锅炉形式不同,可分为蒸汽锅炉房的集中供热系统,热水锅炉房的集中供热系统既有蒸汽锅炉,也有热水锅炉。
热电厂供热系统
热电厂供热系统是利用汽轮机发电以后的抽汽或排出高温蒸汽来供热。它在生产电能的同时,又向外供热。其热能利用率高,又称热力,是规模更大的集中供热型式。大锅炉房的热效率高于分散的小型锅炉。
热水供暖系统
以锅炉房的热水锅炉作为热源,被加热的水(115℃以下)经过供水管道输入各房间的散热器,将热传给室内空气。散热后的热水经回水管道,在水泵扬程的作用下进入锅炉重新加热。这种以热水作为热媒的供热系统称为热水供暖系统。
热水采暖设备
热水采暖设备有散热器、水泵和辅助设备。散热器目前分为四类:(1)光滑管散热器:这是最简单的散热器。用普通的钢管弯制成蛇形或焊制成排管形。(2)翼型散热器:有圆翼型和长翼型两种。(3)柱型散热器:有二柱(EPM132)、四柱、五柱等各种型式,其中四柱和五柱型散热器又分中片(不带足〉和边片(带足)两种。(4)钢制散热器:有串片式、闭式串片式及板式等。辅助设备有:(1)膨胀水箱、集气罐,当有空气积存在散热器中时,将形成空气塞,堵塞管路,造成水击,破坏水循环,使系统散热不均,所以必须使这些空气,通过集气罐,能及时方便地排放到大气中。(2)水泵z在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中,水的循环必须靠水泵来完成。水泵的种类很多,有离心泵4轴流泵、水轮泵等。
(二)采暖设备
散热器
散热器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及承压能力,并具有传热效率高、外形光滑美观、易于清扫、单位散热表面积大等性能。
铸铁散热器
铸铁散热器是指散热器材质是铸铁,它的类型较多,通常有z长翼型散热器(大60型、小60型),圆翼型散热器,柱型(四柱、五柱及MB2型)散热器。
长翼型散热器
长翼型散热器的每片长度为280mm的叫大60型,长度为200mm的叫小60型,高度均为595mm。
圆翼型散热器
圆翼型散热器主要是指圆管外带有散热翼片,每根长度为lm,圆管内径有50mm及75mm两种规格,法兰接口,一般串成几根使用。
翼型散热器特点
翼型散热器具有耐腐蚀,散热面帜大等优点。但易积灰,不易清扫,外形不美现,因是铸造成整片(根)且又散热面积大,不易调整设计需要的散热面积。适用于灰尘较少的工业厂房车间或需采暖的仓库等。
柱型散热器
柱型散热器是浇注的单片,每片可含有几个中空的立柱,将口下端连通,可采用对丝将所需的片数组对在一起。柱型散热器可根据每片的立柱数分五柱、四柱、二挂(EPM132)型。其中,四柱又高813型、760型、500型等不同的高度类型。
柱型散热器根据安装方法不同有制片及中片之分,如散热器落地安装,应根据片数的多少配置带足片,如散热器挂装则可选用不带足的中片即可。
钢制散热器
钢制散热器大部分是用薄铜板冲压而成的,它具有外形光滑美观、可作装饰艺术品使用,还具有耐高压、重量轻、占地面扭小等优点。但不耐腐蚀,易出现穿孔现象,对水质要求较高,使用寿命比铸铁散热器短,多用于高层建筑中的采暖系统。
铜制散热器类型
常用的钢制散热器有闭式钢串片、折边时流钢串片、钢柱散热器、板式散热器、自管散热器等类型。
闭式钢串片
闭式钢串片根据串片断面尺寸有300mm×80mm;240mm×100mm;l50mm×80mm几种规格。其中150mm×8Omm和240mm×100mm的剧院装成剧院装。
钢串片的长度分别有0.4m、0.5m、0.6m、0.7m、0.8m、0.9m、1.Om、1.lm、l.2m、l.3m、1.4m等多种规格。
板式散热器
板式散热器由铜板冲压而成,有单面水道槽和双面水道槽的散热板。板后有四个水口接头,可根据情况任意选择连接方式,封堵其他两个连接口。板式散热器可根据需要有不同颜色的彩板。
钢制柱型散热器
由多个单片连成散热器组出厂,运到现场即可施工。
光管型散热器
光管型散热器是用铜管焊制而成,构造简单,可由施工单位自行制作。表面光滑,制作简便,但耗钢材量大,如用于热水采暖时水容量大,一般用于工业厂房或临时采暖系统使用,多采用高压蒸汽作为热媒。
光管的排数、管径由设计选定。可分恃管型及回形管型。
散热器安装要求
需组装的散热器片在组装前应检查有无缺损或铸造砂眼,然后再进行组装。
土建粗装修前应预埋勾、卡子或专用托架,同一房间内的散热器高度应相等,散热器的垂直度、水平度、与墙距离应符合验收规范。
散热器宜布置在外墙窗下位置,因散热器的传热过程很复杂,而其中的热对流、热辐射是同时存在的。当散热器布置在外窗下时,室外冷风渗透进室内,散热器所散发的热量加热了周围的冷空气,热空气向上流动,室内冷空气迅速补充形成循环,人处于暖流区而感到舒适。
对带有壁鑫的暗装散热器,暖气罩应有足够的散热空间及与散热器的间距,以保证散热效果,暖气罩应留有检修的活门或可拆装的面板。散热器与进出口支管连接时,应保证有一定的坡度。散热器不宜布置在外门附近或门斗内,以防止冻裂。楼梯间的散热器应尽量布置在底层及建筑物下半部的各楼层上。
热风采暖
采用蒸汽或热水为热媒,通过暖风机设备将室内空气加热,以达到采暖目的,称为热风采暖。
辐射采暖系统
利用以辐射热为主要传热方式的辐射板作为采暖设备的一种采暖方式。
辐射板构造
辐射板一般是将多根DN15或DN20的铜管焊制成排管形状,嵌人冲压成型的薄钢板槽内,其半圆形槽与钢排管外径弧度相等,将排管用U形卡子固定在钢板上,板面及排管刷无光防锈潦,板后填人保温材料并用铁皮封闭。
采暖管道支架
采暖管道的安装是靠支架支撑并固定的,根据支架在管路中起的作用可分活动支架、固定支架及导向支架等类型,不同支架其结构形式也不同。
活动支架
活动支架要承受管子、热媒、保温材料及管件或阀件等全部荷载,活动支架除了承担以上的基本荷载外,还可允许管道在支架上自由滑动。活动支架的种类很多:有滑动支架、滚动支架、弹簧支吊架、吊、架等。
固定支架
固定支架主要承受管道因受热膨胀后所产生的水平推力,固定支架设置在补偿器的两侧,目的是均匀分配补偿器间的管道膨胀量。当采暖管道全部采用滑动支架时,管道可沿直线方向无限膨胀或收缩,使三通或弯头部位的接口受到损伤。当设置补偿器时,需将补偿器所补偿管段的两端固定不动,即可保证固定支架中间的管段膨胀量得以补偿。因此,固定支架要承受很大的水平推力。设在室内的采暖管道,根据室内平面布置的拐弯或绕柱都可以当做自然补偿器使用,可不需要单独设置补偿器,但在较大的厂房则根据情况而定。因此只在自然补偿的拐弯或多个绕柱敷设的管道处适当设置固定支架即可。
固定支架一般在室内的较小口径的管道上可将U型管卡两边螺栓拧紧,使管道在该点不能产生位移,还可采用角钢块将管道与支架焊住等方法。
管沟敷设
即管道在沟内安装,不占地面上空间,配合室外竖向布置,但投资费用大,维修不方便。管沟根据用户的需要、地理位置、地下状况及投资情况,又可分为通行地沟、半通行地沟及不通行地沟。
通行地沟
即检修人员可在沟内自由通行。地沟的宽度及沟墙的厚度需根据设计选定。通行地沟一般设置在重要地段,在管道数量多的情况下,这样维修方便,但一次性投资高,多设置在主干线管径较大、数量较多的管段。因管沟埋设较深,与其他专业的自道交叉几率大,施工困难。
半通行地沟
一般地沟的净空不小于1.4m,检修时通道的宽度为0.6mo适合数量不太多的主干管或支线,可在地沟内检查维修。
不通行地沟
管道数量少,容易布置,适合管网支线的管道。在阔门、疏水设备等操作的地方可设置检修井,检修井处地沟断面局部增大,不通行地沟在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采用。可节省投资、占地下空间少,施工简单。地沟顶上应保证有0.3~0.5m的事土层。
埋地敷设
即管道直接埋在土壤中,可减少大量的土方及沟槽的砌筑,是最经济的散设方式。减少了工种交叉,可缩短工期。但埋设的管道无法检修,不易发现管道故障,同时对保温层有较高的要求,当管道通暖后产生的伸缩,使管外的保温层与土壤之间产生很大的摩擦力,造成管道受力而变形或保温层被破坏,因此对输送高压蒸汽的管道应特别注意。埋地敷设可用于地下水位低、土壤无腐蚀的区域,管道保温层外应做好防潮层的处理。挖沟时,沟底要进行夯实并放坡,防止管道下沉而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对管材的选择、焊口的质量、保温的效果均要求较高。
架空敷设
采暖管道散设在地面以上的支架上,或设在建筑物的外墙及围墙的支架上称为架空敷设。
架空敷设适用于地下管网密集、地面上又有其他介质的情况,输送管道与采暖管道共架敷设,是较为经济的敷设方法。多用于工厂区的管道安装,避免与地下其它管道交叉,便于维修管理。对管道穿越主要道路时,需做高支架通过,管道热损失较大,保温面层易损坏。
室外热水采暖管道的布置形式
根据室外建筑物平面位置及系统的大小,通常的布置形式有两种:(1)同程系统;(2)异程系统。同程及异程热水系统在地沟内敷设时,支架安装中对同程系统供回水管道安装的坡向在同一支架上是相反向,异程系统管道供回水管的坡度及坡向是一致的,便于施工。
同程热水采暖系统
同程热水采暖系统,适用于系统较大、较长,并要求供热质量较高的区域内。同程系统地下管沟敷设时会增加管沟的长度,占地下面积多,投资较大。
异程热水采暖系统
异程热水采暖系统,布置管道简短,管沟投资较低,但系统较长时会出现末端不热或供热环路不平衡的现象。
 发表,查看评论(0) 打印本页 搜索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8-2020 Www.Jzwyg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荆州市物业管理协会 Emial:jzwygl2008@163.com
地址:荆州市塔桥路9号沙市长途汽车站出口锦江之星酒店二楼 电话:0716-8115384